?
“這幾天,我接到了五百多個電話,手機都被打爆了!”8月29日,在接受記者采訪時,梁宏亮不斷接到咨詢電話。
?
?
新昌茶人梁宏亮發(fā)明采茶機的事,登上8月23日中央電視臺十套《我愛發(fā)明》欄目。一時間,全國各地許多人都來咨詢他關于采茶機的事,有人問怎么買,有人想合作,有人咨詢怎么上這個欄目。
?
?
梁宏亮出生于上世紀70年代。家鄉(xiāng)盛產(chǎn)茶葉,因此他從小就和茶葉相伴。他特別喜歡春茶炒制時散發(fā)出的香味,也正是這種特殊的感情,讓他與茶結(jié)下了深厚的緣。
?
?
2013年,梁宏亮發(fā)現(xiàn)了茶葉采摘難的問題,每到采茶旺季,茶葉根本來不及采摘,采茶工又非常緊缺,影響了茶葉的及時采摘?!斑@個問題會越來越嚴重,一定要解決采摘難的問題?!彼钪刹枋撬胁枞~生產(chǎn)環(huán)節(jié)中最頭疼又是必需的一道,傳統(tǒng)刀箭式的采茶工具采不了名茶,純手工采摘又費時費力費工錢,于是當時在貴州做茶葉生意的梁宏亮開始設想發(fā)明一臺采茶機,用來解決這個“老大難”問題。
?
?
“全國大約有4000萬戶茶農(nóng),其中60%生產(chǎn)綠茶,而這些綠茶中又有60%的產(chǎn)值來自名茶。”梁宏亮說,名茶采摘只能通過人工作業(yè)。所以當初他把這臺機器定位在名茶采摘,專門采高端茶葉,代替?zhèn)鹘y(tǒng)的人工模式。
?
?
梁宏亮做的第一代采茶機有一壟茶蓬那么寬,重120斤,用汽油機作動力,需要兩個人抬著采茶。這么笨重的家伙明顯是不行的。之后,梁宏亮致力在減輕采茶機重量上下功夫,到第二代時采茶機重量減到了42斤。當時,他在貴州、湖南、廣西三省交界的一個縣,購買材料得去400公里以外的省城,來回得兩天,很不方便,也影響進度。于是,2014年,他放棄了貴州還有幾年租賃期的茶廠,回到新昌,開始研制單人采茶機。這一次,他把采茶機的重量減到了29斤,采摘機頭做成圓筒型,動力用的是鉛酸電池,由于太笨重,他又改成了鋰電池,后來又因電池供電時間太短改成微型汽油發(fā)電機。最后,他將采茶機改得只有5斤重。
?
?
2016年,他去廣東成立公司,用兩年半時間,對采茶機各種性能進行了反復數(shù)百次的改進測試?!爱敃r,采摘機頭存在采茶不干凈的問題。”梁宏亮說,采摘機頭原先只有一把毛刷,毛刷力度不夠,不能把所有的嫩茶都采下來。為解決這個問題,梁宏亮在采摘機頭加了一根采摘桿,以此代替工人的手指,連嫩茶都能采干凈??墒?,又出現(xiàn)有采下的嫩茶葉子被壓傷的問題。他經(jīng)過反復試驗摸索,增加了采摘桿后部空間,避免了嫩茶葉子被壓傷。最終,梁宏亮的第八代采茶機面市,僅重4.6斤。梁宏亮說,這臺“采茶神器”最大的亮點就是模仿人手的兩個指肚進行采摘,嫩茶折下來的地方不會有象刀切過那樣的傷痕。采茶時只須按下采茶機啟動按鈕,采摘機頭貼著茶樹慢慢向前推進,茶葉就會通過真空負壓力,從出茶口自動吸入鮮葉容納箱中。
?
?
2014年至2016年,梁宏亮為采茶機申請了1項發(fā)明專利、5項實用新型專利。梁宏亮說,現(xiàn)在他的采茶機不僅采茶質(zhì)量和人工一般好,速度還是人工的5—8倍。他自豪地說,隨著不斷改進提升,新一代的采茶機將會更輕巧方便。
?
?
據(jù)梁宏亮介紹,他的采茶機今年初已經(jīng)生產(chǎn)銷售,產(chǎn)品遍及全國12個產(chǎn)茶省份。歷經(jīng)5年孜孜不倦的鉆研,他發(fā)明的采茶機終于取得成功。梁宏亮說,他的采茶機適宜在修剪得平整的茶蓬上作業(yè),適宜采一芽兩三葉,單葉和一芽一葉的采摘難關正在攻克中。他表示,將繼續(xù)完善采茶機并做進一步推廣,爭取讓更多的茶農(nóng)早日用上“采茶神器”,減輕他們的采茶負擔,提高他們的收益。
?
?
梁宏亮是個有情懷的茶人,不僅多年致力于鉆研采茶機,還喜歡古詩詞,寫了許多有影響力的茶文章,他有個公眾號《啖茶論道》在國內(nèi)茶圈很有知名度,每天都會推出新作品。他也是中華詩詞學會會員、浙江網(wǎng)絡作家協(xié)會會員、越州詩社會員。
?
?
“我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用我的思想和技術(shù)為新昌乃至全省全國的茶產(chǎn)業(yè)帶去一點微不足道的貢獻。”梁宏亮望著窗外,沉靜地說。
(來源:新昌縣新聞傳媒中心;今日新昌)
?
?